張亮
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,要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,“著力推進城鄉融合和區域協調發展”。
新時代,新征程。進一步推動高質量發展,需要實施五方面重大戰略舉措。“促進區域協調發展”就是其中之一。這是貫徹新發展理念、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,是推進共同富裕的內在要求和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途徑。
具體來說,就是要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、區域重大戰略、主體功能區戰略、新型城鎮化戰略,優化重大生產力布局,構建優勢互補、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和國土空間體系。
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》對此已有相關規劃。
其中,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,就是要從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、推動東北振興取得新突破、開創中部地區崛起新局面、鼓勵東部地區加快推進現代化、支持特殊類型地區發展、健全區域協調發展體制機制等六方面入手,在發展中促進相對平衡。
深入實施區域重大戰略,就是要從加快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、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、積極穩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、提升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水平、扎實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五方面發力,聚焦實現戰略目標和提升引領帶動能力,推動區域重大戰略取得新的突破性進展,促進區域間融合互動、融通補充。
千鈞將一羽,輕重在平衡。黨的十八大以來,我國區域發展相對差距持續縮小,動力源地區引擎作用不斷增強,重要功能區關鍵作用更加明顯,特殊類型地區實現振興發展,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不斷提高,基礎設施通達程度更加均衡,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逐步接近,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初步形成。
與此同時,我們也要認識到,區域協調發展是一個動態的長期發展過程,并非一蹴而就。在新征程上繼續推進區域協調發展,需要協同和統籌好政府功能和市場機制,久久為功。
從資本市場角度看,作為現代金融的核心,其在配置資本資源、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,對于新征程上進一步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更是大有可為。
首先,日益完善的多層次資本市場,可讓各區域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找到自己的定位,借助相應的資本市場平臺,實現企業發展質量的提升,從而促進區域經濟及區域協調發展。
目前,我國已形成涵蓋滬深主板、科創板、創業板、北交所、新三板、區域性股權市場在內的多層次資本市場,各板塊特色分明、錯位發展,市場包容性、適應性和覆蓋面大幅提高。下一步,通過不斷完善市場體系、加強基礎制度建設,多層次資本市場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效能勢必持續提升。
二是進一步深化資本市場改革,將釋放更多紅利。諸如正在扎實推進的股票發行全面注冊制改革,不僅可以帶來企業上市融資的便利,而且能夠激活私募股權市場,相關區域將借助資本市場的力量,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優質企業,推動區域經濟穩健增長和協調發展。
三是可充分發揮資本市場并購重組主渠道作用,支持行業領軍上市公司帶動中小企業協同發展,促進產業鏈供應鏈貫通融合和經濟轉型升級。特別是通過跨區域并購、重大資產重組等手段,幫助區域經濟實現提質、增效、升級。這方面大有潛力可挖,亦是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抓手。
四是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同時,對于欠發達區域可采取一定傾斜政策。
促進區域協調發展,既要錦上添花,培育增長極,又要雪中送炭,增強欠發達地區發展能力,推動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。證監會就曾表示,進一步加強與西部地區各地方政府的溝通協作,積極培育優質上市資源,共同推動西部地區經濟發展。相信通過此類舉措,資本市場在協調區域經濟發展中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積極作用。
號角已吹響,奮進再出發。喜乘黨的二十大東風,讓我們勠力同心,奮力譜寫資本市場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新篇章。